找到相关内容1008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观佛教与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

    空性,中观避免了永恒主义(常见)和虚无主义(断见)。避免了常见或实体增益,因为一切现象都缺乏固有的存在或者说是空的。避免了断见或损减执,因为一切现象通过缘起具有世俗的或者唯名的存在。  至少为了比较...固有存在的轴心上旋转的轮回之轮——产生了强有力的贪着。  概念增益对于产生世俗的存在及其污染的、固有的存在两者的重要性,使得具缘中观派有理由说,缘起作为理性之王,在其最强有力的形式中是:“一切现象因为...

    Victor Mansfield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95242186.html
  • 三论宗四重二

    三论宗四重二说  理 净  四重二是三论宗将真俗二谛开显为四重,来说明真俗二的意义。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其它宗派也有的讲四重二,如唯识只宗以胜义谛和世俗谛各分为四谛,从浅到深,合为八说明真俗二的意义。天台宗也对真俗二以藏通别圆开为理外二和理内二而说明真俗二的意义。但唯识、天台等所说的四重二与三论宗的四重二相比而言只是三论宗所说的第三二或第四重二之“世俗”而已。今三...

    理 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1046699.html
  • 唯识论的价值

    在依他起性中,诸法的实在性,又有层次差别。实法与假法、心法与色法,实在性又不一样。“四重二”说可进一步说明此点。  在唯识论之前,大乘只说真俗二。《瑜伽师地论》对俗作了细致说明,发展出了四重世俗;《成唯识论》又将真谛(即胜义谛)分为四重。窥基在《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中归纳《瑜伽师地论》的四重世俗和《成唯识论》的四重胜义谛,形成了“四重二”说。具体如下:  (一)瓶(衣服)等世间事物,并...

    林国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849694.html
  • 中观因果论蠡测

    ,因果报应是在世俗里的一种规律,不能说有一个开始。  中观学派不承认有个第一开始的因果,如果有人说这就是"第一因",那么,你这"第一因"是从哪里来的?"第一因"既然无所从来,也就不能成为事物的第一...,四圣谛之法。"[30]这样,是断灭以为空。中观佛法的"空"是:  诸佛依二,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二第一义。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31]  中观学重要在于阐扬此二...

    悟 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42362663.html
  • 谁是真正的观世音菩萨

    :   究竟义菩萨等同于空性  世俗义菩萨等同于慈悲   当我们描述到心的本质,我们最常使用“空”与“明”这两个词汇,较我们在前文所引用的“空性”与“慈悲”还要频繁。但事实上“空性”与“光明”指的是同一样东西,是心的活力展现。   有许多同义词被用来描述胜义谛与世俗这不可分割的两面:   空性与慈悲  智慧与方便  相对与究竟  俱生与外现,等等   无论以什么样的词汇来诠释,事实上所...

    佚名

    |观音|观世音|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3581794.html
  • 因明基础课――宝僧法师(二)

    立式就成立。  (第四堂完)  七,讲解胜义谛和世俗  对一切存在的事物,在摄类学里面,也等于说在佛教的认知论里面的分类学里面,另一种主要分类方法就是对此分成了胜义谛和世俗。这两个名词你们大概在佛学的很多经典、著作上面都碰过这两个字,也有很多人不断在讨论这两个字。包括昨天还有人提出了竟然在中观宗里面不承认有世俗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任何一种自宗里面他不承认世俗存在的话,他就必须...

    宝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03538048.html
  • 如何用因明逻辑去证明有前后世

      轮回是佛法的基础,若没有轮回就不会有善恶因果直至追求解脱的建立。通常,有些佛子喜欢用神通,梦等证明有前后世、轮回,但这些不能为一般人六根所见,因而也无法向众生证明什么(因不定)。而且佛法见解的建立唯依现量和比量,既然一般人不能现量见到轮回,那么也只有依靠比量了。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用因明建立了世俗的佛法,这本书十分难懂,目前汉地也没有很好的注解本(宝僧法师的《释量论广解》还没有完成)。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84238544.html
  • 谁是真正的观世音菩萨

    用来描述胜义谛与世俗这不可分割的两面:  空性与慈悲  智慧与方便  相对与究竟  俱生与外现,等等  无论以什么样的词汇来诠释,事实上所表达的皆是观世音菩萨的究竟真义。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本质上而言,只是另一种心的存在形式,但是这种心的究竟本质是根本真实的观世音菩萨。换句话来讲,我们可说观世音菩萨是具足两种相貌的菩提萨埵:  究竟义菩萨等同于空性  世俗义菩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1840196.html
  • 唯识宗语言哲学初探:名言及其意义的生成与消解

    理据论证己说的。窥基综合《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显扬圣教论》卷六所言的“四种世俗”义及《成唯识论》卷九所说的“四种胜义”为一体而将二谛开为四重,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唯识“四重二”说。窥基先将世俗与...三十九句唯识性。”这样的组合极其繁琐,恐冗长而姑略之,在此仅就窥基在论说“四重二”时所贯穿的“真理”之相对性原则和真如“分立”说作些分析。  世俗,据窥基看应作“隐显谛”,隐是“隐覆空理”,显是“有...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3161691.html
  • 浅谈二哲理

    正确理解二,才能正观诸法,正确运用二,方可证悟诸法的实相;如是者,是为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涅槃解脱。  二是对凡圣所见的一个总结,由于智慧有浅深,所以各见的谛理就不同。所谓二,即世俗与第一义。印顺法师说:“是正确真实的意思。真实有二:一、世俗:世是时间迁流,俗是蒙蔽隐覆。如幻缘起的一切因果法,在迁流的时间中,没有自性而现出自性相,欺诳凡人,使人不能见到他的真实相,所以名为世俗。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90866120.html